• 网站首页
  •   >   公开内容
  •   >   信息公开清单
  •   >   基本信息
  •   >   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   >   正文
  • 信息公开清单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十三五”事业

    发布日期:2018-12-12    浏览次数:

    “十三五”(2016年~2020年)是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学校做好迎接教育部考察验收准备工作的重要时期。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方向,厘清发展思路,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状况分析

    “十二五”期间,在湖北工程学院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认真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办学规模、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学生工作、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主要成绩

    1、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学校面向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本专科学生6366人(2013年最大规模达到6777人),比2010年的5361人增加了1005人,增长率为19%。五年来,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7500人。

    2、学科专业建设扎实推进。学校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依托举办高校学科优势,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照“文理兼容、应用为主、工科优先”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稳步推进专业建设。新增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播音与主持艺术、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和工程造价7个本科专业。目前,学校本科专业达到27个,专科专业达到22个;生物工程专业被列为湖北省教育厅重点(培育)本科专业建设项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同时学校积极开展校级重点专业和改革试点专业立项建设工作,现有校级在建重点专业3个,改革试点专业4个;2012年,学校顺利获得本科学士学位授权资格。

    3、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逐步推进系列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大讨论,全面修订本、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采用“3.5+0.5”、专科采用“2+0.5+0.5”分段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积极探索“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办了7个特色教学班,共培养493名学生;三是对公选课进行试点性改革,将MOOC课程和素质拓展系列讲座引入到课堂;四是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与创新活动纳入学分体系,要求学生修满必要的创新学分;五是健全和完善了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五年来,学生在校外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350人次,其中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级特等奖1项;学生考研、司法考试通过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小概率就业及创业人数逐年增加。学校被授予“2014年度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规范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4、科研工作进步明显。学校先后修订了《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科研管理办法》和《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科研(创作)成果的量分标准》等文件,指导和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十二五”期间,我校自有教职工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地厅级项目10项,校级项目80项,出版专著6部,主编教材9部。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37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3篇,CSSCI收录论文3篇,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5篇。

    5、师资队伍建设初显成效。学校师资总量稳步增加。截至2015年,学校共有专任教师302人,外聘教师115人,折合教师总数359人,生师比18:1;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学位)人数206人,占专任教师的68%;高级职称教师103人,占专任教师的34%;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242人,占比80%,教师年龄结构更趋合理。

    “十二五”期间,学校自有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一是人数大幅增加,专任教师中自有教师161人,比2010年净增80人;二是出台《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教职工在职进修学习管理办法》等多项措施鼓励教职工提高学历,目前共有6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42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学位)人数达95人,比2010年增加65人,共有64名教师取得讲师职称,比2010年增加55人。

    6、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学校完成了宝成路以西及同大以南150亩土地的征用工作,现有校园总面积达472亩(其中同大170亩、同大北区152亩、宝成路以西及同大以南150亩);新增教学行政用房33050平方米,现有教学行政用房88783平方米,共享本部教学行政用房28668平方米,能基本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学校投入2800余万元购买教学仪器设备,自建以及与举办高校共建了一批实验实训场所。其中自建了专业实验室15个、计算机机房4间、语音室3间、多媒体教室30间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5个;在共享举办高校图书资料的基础上、自建1个图书馆,新增图书17.9万册,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7、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学校学生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到实处。一是积极开展政工干部和班主任培训工作,尝试辅导员校际挂职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和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水平;二是推行“走动式”管理制度,全方位掌控和关注学生动向,坚持周日点评、班主任下寝、学生节假日去向登记和“零报告”等制度,重视对走读学生、校外租房学生、校外兼职学生以及驾驶机动车辆学生的登记建档和安全教育管理,热情做好各类学生事务服务工作;三是启动学生管理工作“一系一特色”项目,以特色项目引领各项学生管理工作,真正实现特色发展和特色兴校的目的;四是推行重点学生导师制,加大对重点学生的“一对一”精准帮扶和管理力度;五是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注重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累计资助人数达4113人次,累计资助金额达1661.307万元;六是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软硬件设施,建立健全了“测评—筛查—访谈—干预—跟踪”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顺利通过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达标中心立项评审;七是发挥“田强青年志愿服务队”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学生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学习雷锋等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八是开展校园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及体育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启动周末露天影院、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坚持晚自习收看新闻联播,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要闻,开阔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九是推行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每天的晨练活动、每周四下午的全校卫生大扫除和宿舍内务整理活动,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和保持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

    8、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学校重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把中心组学习扩大到各中层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求各支部定期组织教职工参加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和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加强党组织建设,完善党组织机构,成立了党务职能部门,调整和增设了基层党支部;三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积极推进作风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湖北省委六条意见,认真开展争做“清廉为官、事业有为”干部活动;四是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五年来,共发展党员710人,组织3173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培训学习;五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访两创”活动和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2个党支部、4名教师受到湖北省委高校工委表彰;六是注重依法治校,规范办学,清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学团组织作用,加强民主建设和师生权益保护等工作,学校被评为“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七是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改革,着力抓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三进”工作。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牢牢掌握网络文化育人主动权、网上舆论引导话语权和网络管理主导权;拓展宣传思想工作渠道,创办校报《新院之声》,提升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力;八是凝练大学精神,积淀校园文化。设计了校徽,提炼出了“明德明志 求是求新”的校训,创作了校歌《彩绘明天》。

    9、办学特色初步显现。学校按照“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思路,注重培植和凝炼办学特色。2013年11月,《中国教育报》以“有特色,方能有声有色”为题对我校的办学特色进行了报道。一是建立健全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入”的教学监控体系,教学督导工作有声有色;二是创新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模式,形成了以“孝文化”为载体的“孝德·大爱”教育特色,涌现出 “捐髓救人、捐款助人”的“90后最美大学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三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以桥牌运动为品牌的特色校园文化。学生参加全国和全省各类桥牌锦标赛屡获佳绩,在独立学院中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学校被推选为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桥牌分会副主席单位,并于2015年成功承办全国大学生桥牌锦标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当前独立学院发展的新态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学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条件有待完善。学校现有办学条件不能完全满足转型发展及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尤其是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

    2、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进行深刻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势必要求学校不断创新现有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

    二、“十三五”期间学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包括高等教育发展等都将进入“新常态”。这种新的发展态势,将给我校改革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十三五”期间面临的机遇

    1、从高等教育发展环境来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民办高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给学校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三五”期间我国和我省高等教育将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加快推进,这些都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机遇。

    2、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来看。湖北加快实施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五个湖北”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孝感市大力推进“五个跨越”,加快建设“五个城市”,力争把孝感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省、市战略目标的实施势必将为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面临的挑战

    1、从外部环境来看。生源竞争日趋激烈。一是湖北省教育厅招生录取政策明显向转设的民办本科高校倾斜;二是湖北省招生政策改变,二本三本合并招生,使得三本学校生源竞争更加激烈;三是地方三本学校有着先天的地域劣势,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

    2、从自身条件来看。学校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与兄弟院校相比还有差距。一是学校在转型发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方面基础相对薄弱;二是学校办学条件距教育部考察验收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十三五”期间学校建设发展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理念,加快硬件建设,抓好规范发展与转型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凝练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总体目标:根据举办高校“继续按独立学院模式办学”的发展路径,坚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积极推进学校转型发展,使学校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办学特色更加凸显,到2020年,争取学生规模达到7000人,将学校建成在湖北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四、“十三五”期间学校建设发展的具体目标及措施

    (一)学科专业建设

    以适应学校转型发展为导向,着力构建“工科优先、应用为主、文理兼容”的学科专业体系,优先发展建筑学、生物化学、光电子信息、经济贸易、自动化等与市场联系紧密的学科专业。采取优胜劣汰原则,力争到2020年,新增本科专业3-5个,改造调整本科专业2-4个、专科专业8-12个,使学校本科招生专业维持在30个左右、专科招生专业维持在10个左右;申报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以上。

    1、优化专业结构。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改造传统专业,发展紧缺专业,大力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开发和建设战略性新兴专业和新兴交叉相关专业;加大专业申报前的社会需求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依据市场确定专业设置、培养规格及招生规模。

    2、加强重点专业建设。以省级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推动学校专业建设与改革。加大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与制度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大力推进重点专业建设工作。

    3、强化课程建设。以职业能力需求为依据,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优化课程结构,加大综合实践性课程、单项技能性课程及选修课比例;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主导,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力争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2门以上。

    (二)人才培养

    依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教育管理水平,构建创新创业培育体系,切实提高学生“三率”(就业率、考研率、获奖率),力争当年毕业生去向实现“911”结构,即就业率90%,考研通过率10%,创业率1%。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讨论,探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训实习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贯通,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构建由通识课、专业课和职业能力课 “三大平台”所组成的人才培养主体框架。

    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保障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继续开设“特色教学班”,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条件;进一步建设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及相应的学生激励政策;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到“十三五”末,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达到80个左右;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为全面强化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供条件。

    3、强化教学管理。进一步强化教学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行为;坚持期初、期中教学检查;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探索教学督导工作新机制,完善教学联络员制度,规范和优化教学监控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4、提高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水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道德讲堂”为载体,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以学生工作“一系一特色”项目建设为引擎,继续发挥特色示范的引领作用;以“重点学生导师制”为抓手,发挥专业导师的作用,切实解决学生在生活、心理、情感和学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继续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达标建设验收合格;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创新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政工干部的学习和培训方式,继续推行辅导员校际挂职交流,加大学习培训力度,逐步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

    5、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和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就业教育、指导、服务三位一体的就业工作模式,建立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提高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密切学校与社会行业、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确保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设立创业奖励基金等方式推动学生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力争每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大于1% 。

    (三)师资队伍建设

    继续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办法,依托举办高校人才优势,打造一支数量足够、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具有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到2020年,专任教师稳定在300人左右,外聘教师不超过160人,折合教师总数380人左右。师资队伍结构明显改善,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人数占85%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人数占80%以上;“双师双能型”教师人数占15%以上;专任教师中学校自有教师达到200人左右,高级职称达到10人以上,继续推进青年教师“硕士化”工程,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1、重视引进与外聘人才质量。学校在引进及外聘人才过程中,将切实控制数量,注重质量。一是进一步规范人才引进标准和程序,注重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来校工作;二是积极面向社会,以多种形式和渠道聘任各类专家、教授和优秀人才来校任教;三是共享举办高校人才资源,选聘部分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教师为我校专任教师。

    2、着力提高自有教师水平。继续实施以老带新的“青蓝工程” 和“青年教师硕士化”工程;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在职攻读学位或单科进修、参加研修班等形式,提高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能力;积极组织教师岗前培训和校内培训,坚持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促进青年教师加快成长。

    3、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自主培养。选派青年教师到实践教学基地学习,鼓励青年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进行实训锻炼,定期聘请相关专家开展实践教学技能培训;二是校外引进(即外聘兼职教师)。加强校企合作,选聘实践操作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并加以培养,使其成为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

    4、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启动实施岗位设置和聘任管理办法,试行管理岗位职员制,提升管理队伍整体水平;积极推进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坚持“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根据工作态度和业绩,拉开分配差距,调动教职工积极性;逐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

    5、重视教职工科研工作。进一步完善科研工作管理和激励制度,加强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逐年加大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充分挖掘现有科研力量,凝炼科研方向,组建3-5个科研创新团队;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聘请2-3名学术带头人,选拔和培养20名青年学术骨干。“十三五”期间,力争学校自有教师省部级项目立项5项以上,发表学术论文200篇以上(其中,中文核心期刊30篇以上,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0篇以上),出版专著(教材)20 部左右。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平台,提升学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基础与服务能力保障建设

    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校区功能;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完善财务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十三五”期间,学校教学生活设施,要满足7000名学生教学和生活的需要。在校园占地面积和校舍面积两项关键指标上要确保达到教育部考察验收要求。

    1、加强办学条件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完成征地后续工作,建立由同大南区、北区、西区构建的校园基本形态,完善各校区功能;在同大西区新建1栋综合楼(20000平方米)和1栋实训楼(15000平方米);投入1000万元用于新增和淘汰部分老旧设备,新建实验室10个,新建多媒体教室20间,新增图书12万册,使自有图书馆馆藏图书达到30万册。

    2、提高后勤保障能力。进一步规范后勤服务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对学校资产的规范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学校会计监督和内控制度,开源节流,深化节约型校园建设,提高财务工作效能。积极争取各项办学资金,尤其要争取举办高校资金的支持,为“十三五”期间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五)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1、加强思想建设。坚持并不断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着力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得到贯彻落实;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切实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创新和载体建设。

    2、加强组织建设。一是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设立基层党总支,成立学生党支部,开展基层党组织示范创建活动,努力培育2-3个党建工作典型;二是继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与管理工作,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三是选优配强支部书记,推进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四是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加强纪检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廉政建设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湖北省委“六条意见”,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抓好湖北省《关于贯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的任务落实;签订《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切实抓好责任追究;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制度,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落实;严肃查处案件和违法违规行为,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4、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严肃教师课堂授课纪律,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杜绝有损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继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强化校园网络管理,坚持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加强网络监控及舆论引导,拓宽宣传渠道,推进学校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建设。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爱校兴校主题教育和“孝德·大爱”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充分发挥“田强青年志愿服务队”的精神引领作用,继续在大学生中推广桥牌运动,充分发挥桥牌的文化育人功能。加强民主政治建设,重视解决好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逐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做好安全稳定防范工作,完善应急处理工作机制,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五、“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与保障

    “十三五”发展规划是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蓝图,是指导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组织实施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个在动态中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必须周密部署、统筹协调、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积极争取举办高校的大力支持,把规划逐步变为现实。

    (一)组织保障,推进落实

    为有力推进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学校设立“十三五”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职能部门、教学系等规划实施进展汇报,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和新情况,督促落实规划的实施工作。学校办公室履行协调推进、检查评估规划实施等具体职能。

    (二)凝聚人心,共谋发展

    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师生员工充分了解学校“十三五”规划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搭建信息沟通平台,畅通交流渠道,凝聚人心,汇聚智慧,谋求共识,坚定发展信心,使规划实施过程成为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过程。

    (三)筹措资金,寻求支持

    开源节流,多方筹措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统筹学校各类经费,突出建设重点,科学配置办学资源,保障人才培养需要。寻求举办高校的大力支持,落实项目资金,确保规划稳步推进。

    (四)健全制度,加强考核

    制订、完善相关制度,强化规章制度执行力,为“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定期对“十三五”规划的实施进展及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将考核结果作为相关部门及负责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学院路158号   电话:(0712)2345612传真:2345990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鄂ICP备06000924号